又一只恒生科技指数ETF上市 3月份恒生科技ETF净流入超百亿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8:00:00
本报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港股科技板块持续获得资金关注。其中,恒生科技指数整体表现亮眼,一季度区间最大涨幅超40%,虽然3月下旬以来有所调整,但一季度累计涨幅仍达到20.74%,并且交投活跃,累计成交额超5万亿港元,环比大幅提高。同时跟踪该指数的ETF产品也备受投资者关注,其中不乏连续5周实现周度份额净增长的产品。
3月31日,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招商证券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证资管(香港)”)推出的招商恒生科技指数ETF(3423.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波表示,当前,全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投资者有着及时把握中国科技行业投资机会、分享创新企业成长红利的需求。恒生科技指数ETF则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参与中国顶尖科技公司投资的方式。
一季度恒生科技指数涨幅20.74%
今年以来,港股大幅跑赢全球资产,其中又尤以科技板块最为吸睛。恒生科技指数屡创近年新高,一季度区间最大涨幅超40%,多只跟踪个股股价上涨近60%。
这背后是中国科技资产的重估行情。自国产AI(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深度求索)横空出世,多家国际投行、全球头部财富管理机构密集发布看多观点,认为中国资产将迎来价值重估。更有彭博社统计数据称全球对冲基金快速涌入中国股市。
“驱动恒生科技重估的事件主要有三起。一是1月10日至15日前后,DeepSeek的APP依次在苹果iOS和安卓上线,且在全球下载量持续快速提升;二是1月20日DeepSeek发布R1,效果追平Open AI o1,且全面开源;三是3月6日中国的创业公司Monica发布全球首款通用Agent(自主智能体)产品等。”中信证券科技产业首席分析师许英博在最新研报中提到。此外,阿里巴巴集团提出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亦一度引发资本市场想象。
不过,3月中旬以来,恒生科技指数有所回落,导致一季度涨幅收窄至20.74%。
许英博提到,在港股科技板块估值快速修复中,中国AI崛起的叙事逐渐变成共识,投资人转而关注上市公司盈利预期、CAPEX支出(资本性支出)增长、基础模型新版本进度,以及AI应用能带来的效率提升等。
“全年看,我们仍然维持对中国科技资产的乐观态度。技术进步和应用落地可期,盈利预测亦具有向上弹性。但同时,考虑到目前距离5月一季报密集发布期仍有一段时日,DeepSeek、阿里通义千问、字节跳动豆包等大模型能力再次跳升也尚需等待。恒生科技指数可能进入估值快速提升之后短暂的休整期。”许英博强调。
亚太地区ETF资产总规模达1.8万亿美元
虽然恒生科技指数在3月有所调整,但是相关ETF产品仍获得资金持续流入。Wind数据显示,内地上市的10只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产品3月累计净流入额达到115.61亿元。1月和2月该数据分别为净流出51亿元、21.85亿元。
事实上,伴随中国科技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恒生科技指数自2020年推出以来,已成为反映中国新兴科技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追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产品,也成为投资者低成本参与中国科技股投资的工具。招证资管(香港)行政总裁周耿提到:“凭借低成本、高透明度以及长期表现优异的特点,近年来被动式指数投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ETF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站在机构的角度,积极推出相关ETF也推动了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一直以来,招证资管(香港)着重在科技创新赛道的前瞻性布局,持续投入全球科技产业并开发多只创新ETF产品。通过本次恒生科技指数ETF的发行,结合已有的‘潘渡招商创新主题ETF’(3056.HK),公司实现了在中美两大科技阵营的布局,具备提供全球优质科技资产配置的能力。”刘波提到。
展望后市,在3月初就警示美股科技巨头和港股科技板块恐有盘整的开源证券策略分析师韦冀星提到,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没有变化。基于分析师预期边际变化的景气预期指标,恒生科技的胜率仍在震荡改善途中,并优于美股科技七巨头。
在许英博看来,后续恒生科技指数持续上行的驱动因素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大模型厂商的技术进步带来的投资人预期跳升;二是头部互联网和云厂商的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或CAPEX数据表现强劲;三是AI在千行百业应用落地带来未来2—3年更广泛的企业盈利预测上调;四是全球投资人在资产配置中增加中国资产的权重等。
在ETF投资方面,摩根资产管理全球ETF主管Travis Spence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投资峰会”上全面分享了ETF的市场概况,聚焦全球和中国ETF市场的迅猛增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摩根资产管理2025年第一季度发布的《ETF环球市场纵览(中国版)》显示,截至2025年1月31日,亚太地区ETF资产总规模达1.8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是亚太地区ETF资产规模最大的市场,中国香港ETF资产规模占比居第三位(24.5%),仅次于中国内地(26%)和日本(24.6%)。在亚太各市场近1年ETF净流入排名中,中国香港以26.8亿美元的净流入金额位居第七位。
Travis Spence预测,到2030年,全球ETF的资产规模可能会从15万亿美元翻倍增至30万亿美元,而主动型ETF或将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6万亿美元。主动型ETF的增长势头显而易见,根据彭博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3月13日,在美国,主动型ETF占总ETF流入的43%,过去一年推出的新产品中有80%是主动型ETF。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