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女患者尿频以为是尿路感染,查了腹部CT,医生:这回信我了吧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9:14:00
凌晨五点,经历了一夜风雨的城市仍在沉睡,急诊内科诊室里,上了一整晚夜班的宋医生,正与困意作斗争。就在他稍作小憩之时,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一场充满挑战的诊断之旅就此展开。

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女性,神色焦急地推开了诊室的门。她自称尿路感染,还伴有肠胃不适,且并未携带病历,诊断依据仅仅是网上的信息。宋医生在内心默默抵触这种缺乏专业依据的自我诊断,可多年的职业素养,让他依旧保持着耐心,开始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患者自述在服用三金片时喝了牛奶,导致大便黏腻不成形。宋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症状与尿路感染相符,但秉持着严谨的职业态度,他要求患者进行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然而,患者却固执地拒绝检查,坚持让医生直接开具消炎药。一番僵持之后,患者才勉强同意去做检查。

半小时后,患者带着检查结果回到诊室。看到中性粒细胞升高,患者得意地宣称自己判断正确,这就是细菌感染。但宋医生在看到尿常规结果时,却皱起了眉头 —— 血尿!反映尿路感染的指标并无明显变化,红细胞数量却翻倍升高。宋医生深知,中性粒细胞升高的原因众多,仅这一点并不能确诊尿路感染。结合患者此前短暂的小腹疼痛,宋医生推测,患者很可能患有泌尿系结石。但当他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时,患者再次以 “网上查过” 为由拒绝,坚称自己的症状符合尿路感染。

面对患者的固执,宋医生陷入了两难。一方面,患者血尿的情况十分棘手,不查明原因,极有可能延误病情;另一方面,患者对网络信息的过度依赖,导致她对医生的专业建议产生了抵触。宋医生试图劝说患者,可每次都被患者以 “网上查过” 打断。在患者的再三坚持下,宋医生无奈地为其开具了抗生素,并建议患者次日前往肾内科和妇科进行全面检查。

就在宋医生为未能查明病因而感到失落时,分诊台护士打来电话,告知患者准备挂妇科号。宋医生意识到,患者听进了自己的建议,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迅速赶到分诊台,再次劝说患者进行腹部 CT 检查。这一次,患者终于同意了。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证实了宋医生的推测 —— 肾脏结石、右肾及输尿管积水,还有膀胱结石!至此,这场持续数小时的诊断较量,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场发生在急诊室的诊断较量,不仅是医生与疾病的对抗,更是专业与偏见的碰撞。患者对网络信息的过度依赖,险些延误了病情。而宋医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成功揭开了疾病的真相。

在日常生活中,网络为我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在面对疾病时,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依然不可替代。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经历?在就医过程中,你更倾向于相信网络信息,还是医生的专业判断?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守护健康。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