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文艺精品创作赋能北疆文化品牌建设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2:57:00    

3月28日、29日,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试演。舞台上,演员们用铿锵的台词和细腻的表演,将大家带回那个热血青年共赴理想的年代。舞台下,与女儿前来看剧的九旬老人追忆起自己在蒙藏学校的时光。这一刻,艺术与现实交织,北疆文化的根脉在观众心中潜移默化生长。

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

《蒙藏学校》是包头市艺术剧院(内蒙古话剧院)倾力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也是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主题文艺创作项目。近年来,包头市艺术剧院(内蒙古话剧院)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精心打造了原创漫瀚剧《都贵玛》,创作了儿童剧《小马奔奔历险记》等10余部文艺作品。率先在自治区开创性举办国乐音乐季,与中国广播艺术团携手在自治区首创地方乐团与国家一流乐团合作演出新模式。原创漫瀚剧《都贵玛》、民族音乐《黄河从草原走过》《黄河几字弯上的音符》赴北京、宁夏、陕西等地演出,通过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北疆文化对外影响力。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海亮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好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继续对该剧进行打磨提升,打造一部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文艺精品力作。同时,结合“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推动《蒙藏学校》走向全国,为叫响北疆文化品牌贡献更大力量。

在《鹿鸣》杂志社,编辑们连日来加紧审阅“女作家专号”稿件,他们将从主题契合度、内容质量、作品的意识形态把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所选出的一批优质稿件将于2025年第三期“女作家专号”刊发。据悉,“女作家专号”由包头市文联、包头市妇联与《鹿鸣》杂志社联合策划,征稿活动自2025年1月13日启动仅一个月,便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女性作家的4000余篇来稿。

文艺精品的持续开花,离不开对文化建设的深耕。2024年,作为自治区首个地市级文学馆,包头文学馆正式开放。馆内九原长歌、阴山悠歌、钢城飞歌等五个特色文学空间,生动展现了包头文学的发展历程、独特魅力和丰硕成果。开馆至今,共接待文学爱好者3万余人次,先后举办了“鹿鸣大讲堂”、新书发布会、文学朗诵会等活动,成为建设“北方文学之都”的标志性项目。

此外,为给广大基层作家提供更充分的文学服务,我市与鲁迅文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建成鲁迅文学院全国首个教学实践点。同时推动《鹿栖地》《包头这一年》《唐时明月——唐朝诗人故事》《诺言》《本色——草原英雄小姐妹》《风光无限》等一批文学精品力作出版发行。

包头文学馆

记者从市文联了解到,为了能持续推出文艺精品力作,接下来,《鹿鸣》将实施“鹿鸣领航”行动,持续提升《鹿鸣》办刊水平,运营好包头文学馆,深化与鲁迅文学院的合作,充分发挥包头教学实践点的重要作用,继续办好“鹿鸣文学季”“鹿鸣大讲堂”、读书会、作家讲座等活动,面向公众提供多维度的文学体验。

为进一步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高地,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包头市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其中关于加大北疆文化创作力度方面,明确提出实施文学创作扶持工程、舞台精品创作工程、音乐产品供给提升计划、美术摄影书法发展计划、网络文学创作和广播电视创新计划以及版权保护筑基计划,系统性打造包头文化品牌。

从精心打磨一部原创话剧到创新策划一本杂志的专刊,从一座文学馆的落地到系列政策的实施,包头正以文艺精品为支点,努力撬动北疆文化品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未来,包头将充分彰显以文化人、以文兴城的重要作用,全力书写北疆文化包头篇章,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邓雅鑫)

(图片:包头市融媒体中心,市文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