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游季引爆春潮 成都东部新区如何变世运流量为城市“留量”?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9:11:00

成都世界园艺博览园 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提供
还有不到130天,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就将在成都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该项全球性体育盛会。
刚刚过去的周末,作为本届世运会的一次重要演练和预热,2025年世界运动会巡回赛(成都站)在成都东部新区圆满落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22名运动员参与到地掷球、潜水、救生3个大项的角逐中,共产生了30枚金牌。
随着成都世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城市的经济乘数效应和文化窗口效应正持续释放。就在此次巡回赛举办期间,本届世运会主要举办地——成都东部新区同步开启了“春约东山”赛游季,带来一系列赛事活动和促消费活动,吸引数万人次现场参与。广大市民、游客在体验运动激情的同时,也通过“赛事+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以赛场之外的多元形式与成都世运会、成都东部新区建立全方位链接,共同推动赛事流量向民生“留量”和经济增量转化。
焕然一新的赛事场馆、飞速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人气高涨的文旅消费活动……以高质量筹办世运会为契机,成都东部新区正向全球呈现“未来之城”的现代化风貌。正如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首席执行官约阿希姆·高索所言,对比5年前第一次来到成都东部新区,此次巡回赛期间到访所目睹的城市变化,让他感到“非常震撼”。
赛事场馆焕新升级
世运“前哨战”在成都东部新区打响
“我们一家都是游泳爱好者,平时也看过很多游泳比赛。这还是第一次现场观看潜水的比赛,感觉很新奇也很精彩,甚至自己都想下水试试了。”3月29日上午,在位于成都体育学院(三岔湖校区)游泳馆的自由潜水项目比赛现场,携家人一同前来观赛的市民翟先生难掩激动之情。此次世运会巡回赛成都站赛事,为他打破了“知识盲区”——第一次了解到潜水是一项正式的体育竞赛项目。

2025年世界运动会巡回赛(成都站)自由潜水比赛现场 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提供
据悉,自由潜水是本站巡回赛最先决出金牌的分项项目,在即将到来的成都世运会上,其也被首次纳入正式比赛项目。除了自由潜水,小金属地掷球、蹼泳、救生(泳池)3个项目也在成都体育学院(三岔湖校区)展开激烈角逐。为期三天的巡回赛,共吸引来自中国、意大利、西班牙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122名运动员参赛,包括中国自由潜水世界冠军金明等名将在内的全球体育健儿纷纷在此展现英姿,助力营造浓厚的世运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巡回赛的两座场馆,同样也是成都世运会正赛的比赛场馆,场馆在前期打造中充分体现了“简约、安全”的办赛理念。
“通过‘巡回赛—正赛’两阶段共用的模式,我们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省了超过30%的经费,同时近80%的设备如电缆、桥架等均采用租赁方式,有效降低了建材生产的碳排放。”2025年世界运动会巡回赛(成都站)场馆保障部副部长王金阳表示,两大核心场馆——游泳馆与地掷球场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便实现了全面改造升级。
据介绍,两座场馆均由成都体育学院(三岔湖校区)内场地智能化改造而成,其中游泳馆总建筑面积27700平方米,馆内的LED灯光系统、强电环网柜、扩声设备等关键设施均为世运会正赛规划的一部分,此次在巡回赛中提前投入使用。距游泳馆300米的地掷球场地总建筑面积4777平方米,该场地的砂石材料选用四川乐山的本土资源替代海南文昌的资源输入,有效减少长途运输产生的碳排放,也降低了办赛成本。

2025年世界运动会巡回赛(成都站)地掷球比赛现场 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提供
事实上,此次巡回赛不仅是成都世运会的重要预热赛事,更是对正赛场馆与运行体系的一次全面“测试”,将为100多天后举办的正赛积累宝贵经验。据悉,巡回赛期间收集到的设施运行数据、流线组织方案等信息,都将直接应用于优化正赛的筹备工作。
成都东部新区两委办主任、2025年世界运动会巡回赛(成都站)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李想表示:“通过高标准建设与精细化管理,成都将为世运会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赛事场馆,努力举办一届高质量的盛会。”
盘活资源多业态融合
文旅商体联动激发消费新活力
当今社会的体育盛会,其意义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因为一场赛,奔赴一座城”,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一周前,2025 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嘉定区举行。数据显示,短短三天的赛事吸引观众达22万人次。通过“票根联动”,仅嘉定区13家商业企业就以127万人次客流量撬动了1.12亿元联动消费。
通过文旅商体联动,将赛事流量变“留量”,进而带来消费增量的剧情,如今也在成都东部新区上演。
据了解,成都今年响应国家体育总局打造的“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活动号召,向全球发出“运动过节,观赛度假”的邀请。在世运会巡回赛成都站举办期间,成都东部新区同步推出了“春约东山”赛游季活动,通过“赛”“食”“游”三大板块,在巡回赛赛场和成都世界园艺博览园带来2025四川大学生定向赛、体育舞蹈比赛、世运欢乐跑、熊猫美食市集、湖畔音乐会等一系列赛事活动和消费场景,预计现场参与体验人次不低于5万。

四川大学生定向赛 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提供
当然,要想把赛事流量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增量,提供更丰富的文旅消费产品亦是关键,其本质是让赛事打破体育边界,与商圈做结合、与节日做延展。
3月27日,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落下帷幕。同一天,成都东部新区“春约东山”赛游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全面铺开,串联文旅与消费场景,覆盖多群体并设计差异化体验活动。两大消费盛事的无缝衔接,营造出“过完春节过春糖,过完春糖过春赛”的火热氛围。
在赛事运动员驻地美爵酒店,“蓉品市集”汇聚熊猫文创、世运周边、巴蜀泥人等300余款特色商品,糖画工坊、长嘴壶茶艺等非遗体验吸引游客驻足消费;毗邻的林栖活力城打造“川味食光廊”,与春糖游园会一起构建年轻消费磁场……据悉,在消费场景拓展方面,成都东部新区目前围绕春日经济、赛事经济共推出八大主题场景,覆盖全域16家景区景点及品质酒店。“从3月到5月,我们将累计开展50余场文旅主题活动,同步实施优惠福利、服务提升、环境营造、配套完善、安全监管五大宠客行动,发放定额纸质消费券,联动餐饮零售商户开展满减促销,全方位优化游览体验。”李想介绍。

“春约东山”赛游季推出的市集活动 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提供
此外,在国际化服务方面,成都东部新区还在全域商圈上线了中英文双语智能导览,店铺配置双语菜单、外卡支付POS机,并针对商圈服务团队开展了服务礼仪规范、翻译软件使用等全方位能力提升培训,同时启动“支付便利+”计划,实现407个外卡服务点和9个外币兑换点的全域覆盖。
通过国际服务升级和支付便利化改革,成都东部新区正加速展现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核心承载地的创新实践。
深化“赛会营城”内涵
以赛事流量带动经济、民生双提升
随着世运会巡回赛成都站的举行,8月即将到来的成都世运会也不再遥远。3月24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组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对已进入决战冲刺阶段的赛事筹办工作进行部署。
事实上,这已不是成都第一次举办大型国际性赛事或展会。过去两年,成都大运会、成都世园会的先后举行,已经让成都积累起丰富的大型赛会举办经验,同时也为这座城市打下了“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深刻烙印。
如今,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成都,正以开放包容、健康活力的城市文化与世界相拥。而作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的成都东部新区,在历经了从成都大运会部分赛事承办地到成都世园会主会场所在地,再到成都世运会主要举办地的角色升级后,目前正以高质量筹备世运会为笔,答好“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这道关乎经济、社会、民生的论述题。
“我们第一次来成都东部新区是五年之前,与五年前相比这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仅是道路上的变化,还有各种建筑包括所有的比赛场馆,看起来令人叹为观止,这非常棒。”再次来到天府之国,约阿希姆·高索对成都东部新区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赞不绝口。

“跟着赛事去旅行”走进东部新区站“春约东山”赛游季 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提供
一场成功的体育盛会,是向国际展示与推介自我的窗口,也是城市自我提升的过程。在筹办过程中,除了必需的体育场馆建设外,还有不少的投资花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的更新上。
过去一年,成都东部新区重点片区框架全面拉开,湖滨天地、和美汇等一批高品质综合体投用,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成宜高铁三岔湖站投用,轨道交通19号线、资阳线穿新区而过,空港大道全面通车,天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62%。
与此同时,成都东部新区启动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打造出龙马湖公园、林栖公园等体育公园新名片,积极建设社区运动角、绿道健身新空间等“家门口”运动空间,维修更换、改造提升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不断雕琢更宜居的城市。去年9月,成都体育学院整体搬迁至成都东部新区新校区办学,通过体科融合、体医融合、体旅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体育消费场景和文化体验。
本质上来讲,筹办世运会带给成都东部新区的,无论是赛事经济带来的短期收益,还是城市升级带来的长期效益,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让广大市民群众受益,提升幸福感。在家门口解锁观赛新体验的翟先生是如此,远道而来零障碍融入成都人生活的外国友人们亦是如此。
从硬件到软件、从经济到文化、从个体到社会,眼下,迎接成都世运会的过程如同一场“城市气质重塑运动”,正全方位催化成都东部新区向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高能级的方向蜕变。
文/张震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