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ETF“选择困难症”,公募巨头再出手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0:07:00
ETF已进入“千基时代”,但投资者普遍感觉眼花缭乱,难以选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目前指数的分类比较模糊,例如行业和主题的界限。指数分类不清晰,ETF的工具属性就难以识别,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的配置效率。中证A500指数是全市场宽基指数,还是大盘或中小盘宽基指数?人工智能和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是行业指数,还是主题指数,或是风格因子指数?面对这些问题,大部分投资者或许难以说出准确答案。
基于此,易方达基金继此前优化ETF简称后,近日对股票指数ETF的分类也做了系统梳理。具体看,易方达基金结合本土实践与国际标准,将指数梳理划分为规模指数(宽基)、风格因子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四大类以及若干细分类别。在这些分类下,每一个指数所属的类别,包括特征属性皆一目了然。投资者通过这些指数分类,能更准确找到契合自身需求的ETF,从而提升ETF投资便利性、改善投资体验。同时,国内指数分类和国际惯例相对一致,更清晰地呈现ETF类别体系,也便于境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中国ETF产品、投资中国。
两大维度描述宽基ETF
在当前投资语境中,投资者对指数的区分是较为宽泛和模糊的。比如笼统将沪深300和中证A500等指数看作宽基指数,但随着宽基、窄宽基、创新宽基等概念持续涌现,投资者难以辨别宽基指数真实特征。因此,易方达基金本次对股票指数ETF的分类梳理,首先就是廓清了宽基指数的描述,以及这种描述的依据。
根据沪深交易所发布的《指数基金开发指引》,宽基指数是指选样范围不限于特定行业或投资主题,反映某个市场或某种规模股票表现的指数。境内外指数机构普遍将宽基定位于规模指数。依据监管机构的定义口径以及指数公司的规模指数框架体系,易方达基金按照市场和市值两个维度对宽基指数特征进行描述,更加客观地展示各类宽基指数的实际特征,便于投资者直观理解不同宽基指数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实际投资需求进行指数产品的筛选和匹配。
具体看,先按照市场维度分为中国和国际两类。中国方面,再进一步从市场维度,根据指数成份股所在上市地,可分为A股、沪市、深市、科创板和创业板、港股、沪港深,以区别不同交易所和市场板块;从市值维度看,可分为大盘、中盘、小盘和全市场。而国际市场只按全球、区域市场和单一国家进行划分,不区分市值。
在这一分类下,宽基指数的特征属性就一目了然了。比如,中证A500指数,从整个A股中选取500只大市值、高流动性的股票,和沪深300一样都属于A股大盘指数。上证50和深证100分别属于沪市大盘指数、深市大盘指数,中证500和中证1000,分别属于A股中盘指数和A股小盘指数。中证全指和科创综指,分别属于A股全市场指数和科创板全市场指数。相类似的,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属于港股大盘指数,沪港深300指数则是沪港深大盘指数。
分清行业和主题ETF
指数分类容易混淆的另一个地方,是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有投资者认为新能源指数属于行业指数,但也有投资者认为是主题指数。之所以各执一端,是因为目前行业和主题指数间的界限,不是特别清晰,特别是行业分类存在较多的标准体系,比如中证行业分类、申万行业分类、全球行业分类(GICS)等,投资者可能不知道要看哪个体系,也难以进行指数检索和对比。
基于此,易方达基金在对股票指数ETF的分类梳理中,先重点厘清了什么是行业指数、什么是主题指数。通俗来说,行业指数以行业分类为基础,反映的是某一特定行业内的股票表现;主题指数,则是围绕某一长期趋势、主题或概念,通常涵盖多个行业。
在具体做法上,易方达基金通过梳理境内外行业分类标准体系,按照境内市场普遍使用的行业分类进行整合,形成八大行业分类。同时结合中国市场的投资特征,形成六大主题类别。这八大行业与六大主题分类,基本能涵盖境内已发行的全部行业及主题指数产品,投资者可以清晰、便捷地检索和比较各类行业及主题指数。
一方面,易方达基金整合了境内外指数公司和国内常用的行业分类体系,形成了金融、医药、科技、消费、制造、周期、公用事业、房地产八大行业,并结合指数名称匹配程度、行业权重等指标,分析界定指数是否属于行业指数。
比如,银行和证券保险相关指数,均属于金融行业指数;芯片、软件、电信则属于科技行业的指数;军工、光伏、储能电池则属于制造行业的指数。
另一方面,易方达基金基于我国产业优势和行业发展趋势,梳理形成六大主题类别,分别是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低碳转型、国企改革、人口趋势、ESG,并将紧跟市场发展与主题演化,持续优化整理分类。很显然,在这一分类下,新能源指数是属于低碳转型主题的指数。同样,大家熟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也都属于主题指数。
理清风格因子的概念
除了描述规模指数和区分行业与主题指数外,易方达基金本次梳理股票指数ETF分类时,还着重理清了风格因子概念。
风格和因子概念被投资者知晓,是量化投资和一些特色化指数基金加速发展的结果。投资者可能听说过成长或价值风格,以及红利或低波因子,也知道红利ETF,但搞不清它们都是什么类型的产品,又有什么特点。
实际上,风格和因子概念来自于学术研究成果,境内外机构普遍将这类指数称为Smart Beta,是指采用非市值选样和加权,并具有特定因子暴露的指数。其中,风格一般指成长或价值,代表性的有晨星九宫格风格箱,其中就包括了成长与价值风格,同时还叠加了大中小盘维度去区分。因子则包括动量、市值、质量、红利和低波等,学术界研究认为这些因子能够在长期改善收益或控制风险。
基于此,易方达基金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并参考境外机构实践,将风格因子分为成长、价值、红利和其他四大子类,和市场对Smart Beta的定义保持一致。
具体看,成长和价值风格的划分综合了大中小盘维度,沪深300成长和国证成长都属于成长大盘风格,中证500成长和中证1000成长分别属于成长中盘风格和成长小盘风格。红利方面,则包括目前较为常见的中证红利、中证红利低波等产品。至于刚出现不久的自由现金流、动量等因子,则列入其他分类,暂时不做进一步分类,待日后产品体系成熟后再单独列支。
易方达基金表示,将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优化指数配置体验。不论是此次梳理ETF分类,还是此前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ETF简称、推动ETF简称标准化等等,都是力求让ETF投资变得更简单、更便捷。未来,易方达基金将继续坚持低费率、精细化管理、平台型发展,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ETF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