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关键时刻国家队出手稳市,买了什么?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7:41:00    

图片

图片


图片


多只核心宽基ETF成交额显著放量,部分ETF成交额与前一交易日相比至少增长四倍以上

文 |《财经》记者 黄慧玲

编辑 | 杨秀红
4月7日,受关税战影响,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全天大幅下挫。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7.34%,收于3096点。深证成指下跌9.66%,创业板指下跌12.5%,科创50跌幅超9%,北证50下跌近18%。红利指数亦未能幸免,跌幅超6%。
与此同时,国家队再次出手稳定市场。4月7日下午,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Wind(万得)数据显示,多只宽基ETF成交额显著放量。截至收盘,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二级市场成交额突破243亿元,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为95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成交额亦突破百亿元。
以下为中央汇金所持有的ETF4月7日成交额具体情况。从下表可以看到,多只ETF成交额与前一交易日相比至少增长四倍以上。

作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中央汇金在市场波动时扮演着关键角色。当股市面临下行压力时,中央汇金常通过增持银行股或ETF等方式,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提供有力支撑,稳定市场信心。尤其在最近两年,其大幅增持ETF基金,借此托市的力度明显增强。
据国信证券统计,2024年底中央汇金对ETF的配置规模已达到1.05万亿元,涵盖48只ETF,合计持仓份额高达3716亿份。
“普通投资者对中央汇金的印象,主要是作为国家队的主力,在股价大幅波动后对市场护盘。其投资标的以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为主。”业内人士表示。
《财经》梳理中央汇金历年投资路径发现,近年来,中央汇金在持仓策略上开始转变,逐渐从以往的蓝筹股占主导,转向价值成长兼顾;在加码沪深300等大盘蓝筹宽基ETF的同时,也将投资触角伸向了以科创50ETF、创业板ETF、中证1000ETF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宽基ETF。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央汇金增持银行股以稳定市场信心。2015年股指大幅调整期间,中央汇金从证金公司受让了大量上市公司股票。在这之后,中央汇金维稳股市的手段逐步从买入股票转变为增持ETF。每逢A股市场波动剧烈之时,中央汇金就通过买入ETF来维护市场稳定。
2023年四季度以来,中央汇金不断扩大ETF增持规模,持续加大增持力度。“买入ETF托举市场,比直接入场买股票更好。”有分析人士对《财经》表示,“因为ETF的持仓更加分散,而非只对个别的股票形成利好。如果买入股票,后期一些调仓举动可能引发市场误解。另外,买个股需要遵守上市公司股东信披规范,比如持仓超过多少要公告,减持也要预披露,还可能对个股盘中流动性形成冲击。买卖ETF就不会涉及这些问题。”
从中央汇金的财报来看,其投资收益一直较为稳定。2024年半年报显示,在过去21年里,中央汇金实现的收益达数万亿元。仅在2024年上半年,其就实现投资收益3125.58亿元。中央汇金并未公开披露其年化收益率,其收益率可以从其母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披露的数据中一窥一二。根据中投公司披露的2023年财报,截至2023年底,过去十年,公司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6.57%,超越考核基准31个基点;自成立以来,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6.23%。
“中央汇金的投资策略不仅仅是追求财务回报,更多的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央汇金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投资策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财经》表示。

图片

责编 | 王祎

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