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高碑店丨揭秘剪纸里的诗韵春秋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0:12:00
央广网高碑店4月19日消息 “一剪之趣其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郭沫若先生曾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河北高碑店市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且与传统文化相交相融。近日,记者来到高碑店的北库小镇,与非遗剪纸传承人一起,揭秘剪纸里的诗韵春秋。
剪纸与诗词的共通之处,在于对意象的精炼与意境的营造。记者看到,在北库小镇展示的剪纸作品中,常见葫芦、十二生肖、福寿纹样,而这些元素也常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中。随着画卷徐徐展开,高碑店非遗剪纸传承人刘和芹为我们展示了她创作的《九龙图》。“我将国画的元素运用到这幅剪纸作品中,寓意‘龙腾九天,威震乾坤’。”刘和芹告诉记者。
采访当天,恰逢高碑店市第一幼儿园文明路分园的孩子们来到北库小镇进行春游活动。“我们此次活动涉及剪纸、泥塑等非遗体验。”园长王银介绍。一张红纸、几剪成型,简单的红色五角星在孩子们手中跃然纸上,记者惊讶于他们竟也能挥动着红色的五角星,随口说出“手可摘星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类的诗句。记者了解到,刘和芹在北库小镇设有工作室,定期开设剪纸课堂。除此之外,高碑店还多次举办非遗剪纸进校园活动,这不仅是对剪纸的传承,更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诗教。
从剪纸的方寸之间到诗词的平仄韵律,高碑店以文化为笔,绘就了一幅“非遗活化、诗意栖居”的城乡画卷。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在这个京津冀文化交融的热土上,一场关于传承文化与经典诵读的交流盛会即将拉开序幕。当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的声波与非遗剪纸的刻痕共振,文化“双璧”又将引领这座“京雄邻里”之城去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监制:张继航
策划:李瑶
拍摄:许冰(实习)
制作:许冰(实习)戈锦秀(实习)郭天宇(实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