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这是一封来自菏泽的邀请函!Welcome to Heze!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9:58:00    

总有些惊奇的际遇,比方说在春日的菏泽遇见你。

春风拂过鲁西南平原,当四月的风铃摇醒曹州,历久弥新的牡丹节会如约绽放,这幅以天香为墨绘就的盛世长卷,此刻正被千万双执着的双手徐徐展开,邀世界共执春风画笔,落款处将是满城新绿、繁花似锦。

这里的春日名片,是那朵摇曳在春风中的国色牡丹,是那片倾城而动的锦绣花海,是那些矢志后来居上的好客儿女。

菏泽牡丹

一朵花的产业觉醒

春日的菏泽,被一城国色点燃。

清明节假期,菏泽10余个牡丹观赏名园国色初绽,万亩花田含苞待放,以芬芳邀约四海宾朋。与此同时,在山东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花相”芍药也不甘寂寞,借助智能监测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提前采收与“花王”牡丹争春。作为国内最大的芍药鲜切花生产基地,这里已形成从种植、采收、预冷分拣到冷链物流的完整链条,48小时内即可发往全国。2024年,菏泽仅该公司便产销芍药鲜切花1040万枝,其中100余万枝出口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让世界见证“菏泽芍药”的品质传奇。

菏泽芍药

从牡丹产业的“一枝独秀”到牡丹芍药“双花齐放”,菏泽用花朵撬动百亿级产业

多年来,菏泽立足丰富的牡丹资源,大力发展牡丹产业,创新传承牡丹文化,广泛传播牡丹故事,高标准融合举办牡丹节会,进一步擦亮了“牡丹之都 花样菏泽”城市品牌。

《本草纲目》中这样解释牡丹: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在菏泽,牡丹花可赏,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兼具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120余家牡丹生产加工企业把一朵花“吃干榨净”,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医药产品260余种。

当国色牡丹遇上勤劳淳朴的曹州儿女,便在这片沃土催生出多彩的产业之花

菏泽牡丹栽培史可追溯至隋唐,千年积淀孕育出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品种的国色天香。从“富贵之花”到“富民之花”,2024年牡丹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带动就业50万人,这一数字背后是牡丹产业绽放时代光彩的真实写照:种植端,菏泽牡丹苗木占全国出口量的90%;加工端,260余种产品覆盖食品、日化、医药领域,远销30余个国家;文创端,牡丹汉服、工笔画、影视IP的崛起,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无缝对接。

一座城的好客之道

牡丹为媒邀天下,同挥锦绣绘丹青。

春日菏泽的浪漫,藏在满城繁花的从容里:来菏赏花不必纠结去哪个牡丹园,金丝贯顶等名品或许正在田间肆意盛放;无需计较盛花期与最佳观赏地,错过四月牡丹花海,还有五月芍药芬芳,就连“繁花似锦”的公交站台也能随时打卡;更不必担忧停车难、出行堵,牡丹节会期间,菏泽以智慧与温情作答,党政机关停车场免费开放,道路指示牌实时更新车位信息,交通信号灯闪烁“礼让外地车”,细节之处尽显宾至如归。

一场节会,检验着一座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对于又一年的期中大考,菏泽的答卷颇具匠心:交通方面,新增赏花专线、接驳公交与“绿色通道”,以智慧调度破解“花期拥堵”服务方面,全域旅游智慧地图、“一码游园”系统与酒店“白名单”制度,让游客体验更舒心城市管理上,外地车辆“首违不罚”,环境美化、安全监管与市场秩序整治的多维联动,彰显“细节温度”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文旅供给的升级。30条主题线路串联起牡丹花海、黄河壮景与非遗村落,马拉松、音乐会、艺术展等多元业态的注入,使节会从“赏花IP”进化为“城市IP”。

数据显示,2024年菏泽牡丹节期间日均游客超28.5万人次,“赏花”类订单暴增110倍,位居全国赏花十大城市第2位,成为花期最大“黑马”城市。曾经的传统农业大市正以文旅为杠杆,撬动城市能级的全面提升。

眼下,菏泽各大牡丹观赏名园已做好精心准备,通过优化园区种植、改造基础设施、增设游乐设施和优化服务等方式,提升来菏游客体验感、幸福度

从一朵花的千年风华,到一座城的后来居上,菏泽正以牡丹为笔,绘就一幅“产业兴、文化盛、城市美”的时代画卷。

一曲振兴的琴瑟和弦

芳华迎四海,丹青润千秋。

4月7日,2025世界牡丹大会中国工笔牡丹画产业发展论坛在巨野县举行,与会专家深入讨论、广泛交流,探寻数字赋能与书画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巨野工笔牡丹画,以菏泽牡丹为主要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工笔技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工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如今,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已成为年综合产值达45亿元的文创产业,其纯手绘工笔牡丹画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产品远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入选山东省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成为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

巨野工笔牡丹画

去年牡丹节会期间,身着汉服,头戴牡丹簪花,行走的“国色天香”,成为菏泽各大牡丹园的独特一景。牡丹纹样的东方美学,在汉服潮流中焕发新生。在“年轻人第一件汉服”来源地曹县,汉服头部企业以牡丹为灵感,将吉祥花语融入形制设计,掀起“国色穿搭”风潮

曹县汉服

曹县汉服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品牌孵化体系,带动汉服从业者接近10万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2024年,曹县汉服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2025菏泽牡丹节会期间,曹县将举办第三届曹县汉服文化春夏款新品发布会活动,擦亮“中国原创汉服生产之都”名片,助推曹县汉服产业转型升级。

菏泽充分发挥牡丹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牡丹文创产业,衍生出牡丹剪纸、牡丹刻瓷、牡丹丝绸、牡丹汉服等各类牡丹特色文创产品,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当千万游客漫步菏泽,他们见证的不仅是一场花事,更是一座城市以牡丹为支点,撬动文化自信、产业振兴与城市焕新的生动实践。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产业与人文共生,后来居上的菏泽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国色芳华

如何让盛世牡丹常开不败

时光荏苒、节会更迭,菏泽对于牡丹的爱始终不渝。

1992年,菏泽人用了不到1个月时间,建起菏泽首届国际牡丹花会开幕式举办场地——西关体育场;今年,同样不足1个月时间,在曹州牡丹园东门建设尧舜牡丹天桥,缓解交通压力,实现人车分流,保障行人安全从“一月建一场”到“一月成一桥”,变的是城市能级,不变的是“牡丹优先”的初心

2025菏泽牡丹节会延续“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主题,为期一个月,无缝衔接牡丹、芍药花期,将为游客带来“四月芳菲未尽,五月芍药接春”的赏花盛宴。

立足节会惠民原则,菏泽已成功举办了6届世界牡丹大会、33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节会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整合文旅资源、展示城市魅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经三十余载的牡丹节会,尽管成绩斐然,菏泽仍需直面挑战。牡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突破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强化技术研发与品牌维护;文旅服务的“温度”与“精度”也需持续打磨,例如交通接驳的便捷性、市场监管的严格性仍需细化落实。此外,如何将节会的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的城市吸引力,是菏泽目前需要探索的课题。

汉服爱好者畅游牡丹花海(资料片)

值得期待的是,菏泽已提出“1234”发展战略,即打造“全国牡丹高质量发展核心区”1个中心,突出“牡丹产业培育、牡丹文化挖掘”2个重点,强化“加大研发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3项措施,做好“政策引导、节会举办、宣传推介、督导检查”4项保障,全力以赴推动牡丹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多元化发展。从打造全国牡丹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到强化研发、培育龙头品牌,显示出清晰的产业路径,若能在特色产业上推陈出新,在国际传播中讲好牡丹故事,在文旅大潮中创新体验模式,菏泽或将成为中国城市以特色产业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又一范本。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历久弥新的牡丹节会犹如天香浸染的岁月长卷,在新时代迸发出愈加绚丽的光芒。

2025年的春风已至

千万菏泽儿女诚邀世界共执画笔

续写这卷国色芳华的崭新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