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自主五强汽车销量领跑,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4.1%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7:33:00    

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在政策驱动与技术革新的双重作用下,自主品牌头部车企持续领跑行业。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长城等五强车企通过新能源转型、产品矩阵优化及全球化布局,在销量与市场份额上实现突破。

比亚迪——

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发力,一季度销量突破98万辆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头羊”,比亚迪3月销量达377420辆,同比增长24.8%,其中王朝与海洋系列贡献350615辆,腾势、方程豹等高端品牌销量亦稳步提升。

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突破986098辆,同比增长59.8%,新能源市场份额占比达36%。其核心技术如DM-i混动、刀片电池等持续赋能产品,海鸥、秦PLUS等车型稳居销量榜前列。

比亚迪通过“经济型+高端”双矩阵构建竞争壁垒,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等智能化配置加速普及,进一步巩固市场统治力。

吉利——

一季度销量超70.3万辆,新能源车型占比超51%

吉利汽车3月销量232177辆,同比增长54%,新能源车型占比超51%。极氪品牌交付15422辆,领克品牌交付25293辆,吉利银河系列以90032辆的月销成绩跻身新能源第一梯队。

吉利汽车一季度累计销量超70.3万辆,同比增长48%。其SEA浩瀚架构在15万元-30万元市场实现技术降维打击,新推出的L6和L7等车型凭借架构化开发带来的成本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奇瑞——

出口数量稳居第一,混动技术车型销量大增

奇瑞集团3月销量214770辆,同比增长18.3%,连续25.5万辆的出口量稳居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一季度奇瑞累计销量62万辆,同比增长17.1%。其增长动力源于两大维度,一是燃油车在海外市场的渠道深耕,二是新能源车型的技术突破。比如奇瑞在俄罗斯、巴西等市场的市占率持续提升,同时其混动技术在中大型轿车领域实现销量同比增长49.6%。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奇瑞在国内市场的品牌溢价能力仍需提升,亟需通过高端化转型突破增长瓶颈。

长安——

合资与自主平衡,新能源转型初见成效

长安汽车(含合资品牌)3月销量突破80000辆,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环比增长101.8%。深蓝汽车交付24371辆,同比增长86.7%;阿维塔销量10475辆,同比环比均翻倍。

一季度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70.52万辆,同比增长1.9%。尽管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长安通过“香格里拉计划”加速电动化进程,深蓝S7与SL03共享EPA1平台架构,降低30%研发成本,阿维塔品牌则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溢价能力。

长城——

方盒子车型突围,新能源转型待提速

长城汽车3月销量97991辆,同比下滑2.28%,其中新能源车型25174辆,同比增长15.04%。

一季度长城汽车累计销量27.53万辆,同比下滑6.7%。其核心挑战在于产品结构失衡,燃油车占比超70%,而新能源车型中,欧拉品牌销量同比下滑53.9%,反映出其在小型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衰退。

不过,长城通过“方盒子车型”策略开辟新赛道,坦克300、500等车型在硬派越野市场占据主导地位,41822辆的季度销量同比增长27.96%。同时,其Hi4混动技术在坦克700 Hi4-T等车型上实现量产,为其在越野+新能源领域的差异化竞争打开路径。

行业趋势——

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4.1%,技术迭代加速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百万大关,市场渗透率飙升至54.1%,标志着新能源车正式超越燃油车成为市场主导力量。

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85.2%,插混车型成为核心增长动力。比亚迪、特斯拉、吉利银河等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传统合资品牌份额持续萎缩。

技术层面,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技术成为主流配置,比如小米SU7搭载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芯片,零跑C10通过全域自研实现“油电同价”,进一步挤压合资燃油车生存空间。

乘联会分析指出,随着政策补贴退坡影响边际减弱,以及电池成本持续下探(2025年动力电池价格预计再降15%-20%),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优势将进一步凸显。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将突破220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超40%,头部自主品牌通过“技术平权”与“生态构建”的双重驱动,有望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