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广东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划重点了→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2:35:00    

广东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小学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4月10日,广东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发布会上,《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课程纲要》)发布。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穆肃指出,《课程纲要》注重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持续培养、学段目标的递进设计、课程内容的模块构建以及实施的多样路径,通过这些举措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和高质量发展。

此次发布的《课程纲要》以国家文件要求为依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国内外人工智能教育最新进展以及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制定。

一是明确了课程核心素养。《课程纲要》明确了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四个核心素养。这四个素养不仅涵盖了技术层面的应用能力,还强调了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机共生理念、人工智能应用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基于课程核心素养,广东人工智能普及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选取、教学建议的制定等要素闭环设计、系统推进。

二是明确了学段衔接目标。《课程纲要》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分别拟定了明确的学段目标。各阶段的课程目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小学以体验与感受为主,到初中的理解与应用,到高中更强调设计与创造,逐步深化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是明确了课程内容体系。《课程纲要》涵盖了从核心概念到技术实现,从关键技术到系统建构,从生活应用到社会影响的完整知识体系,确保学生通过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学习,能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提升利用人工智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明确了课程实施办法。《课程纲要》在课时安排、资源开发和平台应用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注重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其中,在课时安排方面,规定了不同学段的课时要求。原则上小学1-4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小学5-6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初中7-8年级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课时的具体安排保障人工智能课程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教学的实施。

在资源开发方面,鼓励各地区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开发适合自己使用的课程资源,包括绘本、普及读本、通识教程、学习手册等。

在平台支持方面,强调多平台支持教学,鼓励学校和区域充分利用好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人工智能应用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例如鼓励乡镇学校利用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专递教学平台等开展双师专题课堂教学,通过互联网引入优质师资,确保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普及和质量。

穆肃介绍,《课程纲要》从核心素养的拟定、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建构以及教学方法的指引上,都作出了非常清晰的指引,能够确保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普及和高质量发展。

文|记者 朱嘉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