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邮轮经济加速升温 厦门邮轮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0:17:00    

央广网厦门4月23日消息(记者 吴馨骅)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与丰富的文旅资源,厦门,正全力推进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构建起“国际一流邮轮母港”的新格局。4月22日,厦门邮轮产业发展新闻通气会在海上世界D座召开,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厦门邮轮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厦门邮轮母港是全国四大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接待邮轮;截至2024年,已累计接待邮轮740艘次,旅客吞吐量190万人次,稳居全国邮轮港前列。

爱达地中海、蓝梦之歌“双轮同靠”(央广网发 厦门国际邮轮中心供图)

2024年,厦门邮轮旅游市场快速回暖,共接待邮轮31艘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320%;从厦门出发的“海丝”邮轮长航线成为当年的爆款产品。2025年,厦门邮轮旅游更是亮点纷呈。一季度“银海晨曦”“欧罗巴2”号等奢华邮轮相继到访,接待外籍旅客超3000人次;4月迎来“爱达地中海”号邮轮运营7个母港航次,预计旅客吞吐量2.9万人次。4月23日更有“爱达地中海”“蓝梦之歌”邮轮“两轮同靠”的盛景,全天进出港旅客预计超7000人次。

记者了解到,根据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泊位预定情况,今年8-10月“蓝梦之歌”邮轮将来厦运营20个母港艘次,“爱达地中海”号邮轮在11月份也将继续来厦运营7个母港艘次;此外,还有“招商伊敦”号等邮轮挂靠厦门。预计全年接待邮轮48艘次,其中母港邮轮就超过了30艘次,较去年大幅增长。

邮轮中心新航站楼于4月15日正式启用(央广网记者 吴馨骅 摄)

邮轮港口设施服务也在持续完善。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新航站楼于4月15日正式启用,建筑面积6.8万平米,单位时间通关能力提升50%,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达80万人次,全面提升了通关效率和旅客体验。而经过改扩建的邮轮码头,现具备同时靠泊3艘大中型邮轮的能力,也可停靠22.5万总吨世界大型邮轮。此外,邮轮母港片区交通经过改造,实现了与地铁、轮渡、公交等无缝衔接,半小时内可直达鼓浪屿、机场及火车站。在邮轮中心后方,城市综合体项目“海上世界”一期落成,总建筑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集“船港城产游购娱”元素于一身,形成“前港、中区、后城”的联动发展模式。

下一步,厦门将围绕建成厦门“国际一流邮轮母港”目标,充分发挥“厦门邮轮旅游联盟”作用,与邮轮公司和国际邮轮深度合作,深耕“过台湾、下南洋、去冲绳、来厦门”的多样化航线和特色主题航次;并充分利用好邮轮15天入境免签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更多国际游客选择厦门作为邮轮旅游的目的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