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届广交会将于下周举行,已有71批次、约367万元展品入境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7:29: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举行。4月11日,广州海关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广州海关支持2025年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便利措施》(简称《便利措施》)和《2025年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海关通关须知》(简称《通关须知》)并对外通告。
据悉,本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展位数近7.3万个、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进口展展位数约1600个,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736家企业参展,与上届基本持平。
3月16日,第137届广交会迎来首批进境展品。该批展品共207件,重约40151千克,主要为来自土耳其的烤箱、燃气灶、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运抵广州南沙港后经广州海关监管入境。
“从目前在海关备案情况看,本届广交会一、二、三期均有进口展品入境。截至4月11日,已经有71批次、价值约367万元人民币的广交会展品陆续从广州南沙港、滘心码头、广州白云机场等口岸以海运、空运方式入境,主要来自葡萄牙、埃及、波兰、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13个国家和地区。”广州海关所属广州会展中心海关副关长邓强说。
据悉,此次发布的《便利措施》从服务保障、政策支持、科技赋能等方面提出展会业务“一网通办”、便利人员和展览品通关、展会现场“一站式”办理海关手续、支持企业出区参展、落实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等12条具体措施,以确保广交会进出境人员、物资通关顺畅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面临关税高压,外贸挑战重重,《便利措施》特别提出了2条创新举措,以支持企业更好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助力国货出海。
这两项创新措施包括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专题宣讲和咨询服务。广州海关将在广交会现场,围绕技术性贸易措施与市场准入合规主题,开展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技术性贸易政策宣介和培训;设立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咨询服务台,解答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品和食品等领域遇到的技术性贸易问题,帮助企业充分了解国外技术法规,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助力企业“走出去”。
此外,还将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和应用技术服务。针对出口农食产品、“新三样”产品、碳关税措施等提出对策建议,编制出口产品指引,提供专业分析与解决方案,为企业和商品“出海”提供技术支撑。在广交会现场,广州海关还将主动调研搜集企业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具体问题和需求并开展后续跟踪调研,帮助企业提升合规能力。
据邓强介绍,广州海关将于4月16日会同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在广交会堂第二会议室举办1场海关政策宣讲会,分别宣讲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技术性贸易措施、RCEP、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海关AEO制度等内容,欢迎广大参展企业、客商到场参加。
《通关须知》则从广交会企业备案、展览品审批和准入、进境物资申报、展览品查验与放行、展中监管、展览品处置、人员及个人物品、记者采访器材等8方面,明晰了本届广交会参展进出境人员、物资的通关及后续监管要求,精准指引参展企业和相关人员提前掌握展会期间相关通关政策规定。
据广州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谭武介绍,《通关须知》从服务保障、支持支持、科技赋能等方面提出12 条具体措施,便于企业了解相关政策的延续性和创新点,精准匹配自身发展需要的政策内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近一个多月以来,广州海关以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对第137届广交会承办方、进口展览品承运商以及100多家参展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了解展会业态形势,收集梳理关于进口食品监管、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等方面诉求,研究形成支持本届广交会的便利措施。广交会期间,广州海关还将在现场设立“广交会海关咨询台”,提供专业的通关业务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咨询服务,为企业和商品“出海”提供技术支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