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刘禅是谁儿子(刘备为何要传位给刘禅?)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6 10:08:47    

对于任何一个古代的政权、国家来说,从一众皇子中挑选出一个能够继承大统的储君乃是需要“慎而重之”的大事,因为,这件事将直接关系到一个政权的传承与稳定、关乎江山社稷和百姓的泰安。

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是刘备,公元222年,蜀汉在夷陵之战中惨败后,已经61岁的刘备不得不开始考虑为蜀汉择立储君之事。

刘备共有4个儿子,最终,刘备选择立资质平平的刘禅为储君,而刘禅称帝后期,魏国大举攻伐蜀国,主动投降的刘禅便成了亡国之君。

降魏后的刘禅被封为“安乐公”,整日过着宴饮享乐、歌舞娱兴的生活,并因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而成为了古代昏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究竟为何非要传位给资质平平的刘禅呢?!

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以心机深沉而著称

三国时期群雄竞相崛起,把持重兵而霸制一方的英雄豪杰数不胜数,然而最终能在当时的乱世洪流之中脱颖而出的却不外乎只有曹操、刘备和孙权3人而已。

几番对比之下,人们发现身为蜀汉开创者的刘备既无背景又无实力,单凭着赤手空拳和一张巧嘴闯天下的他,不但成功地在各种诛杀和伐戮中得以全身而退,还一路笼络了大大小小的人才和英豪为己所用。

因此,世人评价刘备时皆认为他“惯于以仁德而自居”、“擅长交往和收买人心”。

刘备是个想干大事的人,他年轻时曾靠编织、贩卖草席为生,可谓身无长物、六亲无靠。

但为了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个人能力薄弱的刘备深知只有见机行事、剑走偏锋才能闯出一条生路,为此他冥思苦想,最终认为要壮大自己的势力必须要笼络人才,于是,笼络人才就成了他唯一的正确选择。

起初,刘备无意间结识了关羽和张飞二人,当刘备意识到此二人值得结交之后,便开启了自己的心机和谋略,先称自己是汉室宗亲,乃是大汉的皇室血脉,同时还说自己“有志于破贼安民,恨力有不怠”,借此来表明自己怀有宏志、不甘庸碌。

一套说辞下来,刘备成功地借着“汉室宗亲”的名头,将关羽和张飞两个武艺高强的小弟收到了麾下。

汉末军阀混战之际,赵云率领着自己的部下加入了公孙瓒,期间,赵云结识了刘备,二人之间有过一面之缘。

数年过后,离开了公孙瓒的赵云在邺城与刘备再度相见,刘备有心拉拢赵云,不但始终对他语笑晏晏,还和赵云同床眠卧、言谈间故意迎合赵云的“三观”,一番操作下来,直把那赵云感动得满心盈暖、热血沸腾。

就这样,刘备靠着满满的心机再度“收服”了一个浑身是胆、勇武过人的“小迷弟”。

后来,刘备环视周遭,发现自己身边并无实力过人的军师谋士,于是,他就一心想请出有着“卧龙”之美誉的隐士型人才诸葛亮。

诸葛亮为了端好自己的架子,硬是让刘备多番折腾,怀着十二分的诚意三顾茅庐才最终成功地答应了出山辅佐刘备。

刘备深知诸葛亮是清傲博学的高人,好不容易请其出山后,刘备便对其恭顺至极、言听计从,用了一番更加高明的套路赢得了诸葛亮的真心相随。

回望蜀汉建立的过程,我们能够轻易地发现刘备一路走来完全是凭借着不同类型的“套路”和处处彰显个人仁德魅力的言辞来起家立业的。

可以说,刘备能从一个编席贩履之辈成为制霸一方的豪雄,定然离不开他深沉的心机以及超高的情商。

刘备的一生共有4个儿子,其中一子还是养子

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一生中共有4个儿子,其中,年纪最大的儿子名为刘封,乃是刘备的养子,其余三子分别为刘禅、刘永和刘理,这3个儿子都是刘备的亲生子

刘封原本名叫“寇封”,乃是罗侯寇氏的儿子。

当年刘备在投靠了荆州刺史刘表之后,暂居在荆州一地,无意间认识了年纪轻轻却勇猛无畏的寇封。

那个时候,已经年逾四十的刘备膝下尚且没有儿子,他真心喜爱寇封,便收了寇封为养子。

后来,寇封改换“刘”姓,就成了刘备的大儿子刘封。

刘封孔武有力、能打善战,他跟着刘备从一无所长到控制了荆州、益州,助刘备成为制霸一方的诸侯,一路走来着实凭借战绩而成为了刘备的膀臂肱骨,让刘备甚感欣慰。

后来,刘禅的出生,令刘备的“父爱天秤”渐渐失衡,诸葛亮看出了刘备欲传位给亲生儿子的念头,便借口一次战事失利而上奏于刘备,提出了铲除刘封的建议。

刘备权衡了半日,最终还是下令处死了养子刘封。

当年,起兵后的刘备在豫州纳了美丽的甘氏女子为妾,后来,甘夫人随同刘备来到了荆州,并顺利地怀孕生子,诞下了刘备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刘禅

由于刘禅出生前后,其父刘备正处于率兵四处征战、攻伐掠地时期,因此幼时的刘禅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可谓四处流徙、遍尝苦楚

当年刘备在与袁术对峙之时,被敌方围攻紧逼,无奈之下刘备只好撇下家眷出逃,令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禅陷入了险境之中。

幸而赵云忠心耿耿、勇毅无畏,他舍命出手,在乱军之中单骑救下了幼主刘禅,才使得刘禅保住了性命、有机会长大成人。

公元214年,已经预备建章立制的刘备迎娶了财阀大族吴懿的妹妹吴氏,吴氏的肚子很争气,成婚后接连为刘备生下了儿子刘永和刘理。

公元221年,刘备自立为帝,建立蜀汉,年号为章武。刘备登基2个月后,敕封儿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

公元223年四月,刘备薨,时年五月,刘禅继位登基,改封弟弟刘永为甘陵王,改封弟弟刘理为安平王。

在史册上,在位长达41年的蜀汉后主刘禅还是留下了许多轶事篇章,然而相比之下,刘永和刘理则平平无奇,二人除了有封王的记载外,几乎再无其它事迹可表。

刘备有3个亲生儿子,却为何非要传位给资质平庸的刘禅

因为史书中向来都没有提及刘永和刘理有什么过人的天资和才能,所以我们权且可以认为刘备的这2个儿子也跟他们的哥哥刘禅一样,基本都是资质平庸无奇之辈。

自古以来,国家的君主选择继承人都是要考察才华和品德的,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江山无虞、国祚永继。

然而刘禅这个人的柔懦无能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心性单纯、有时还带点愚鲁的特质,养子刘封死后,为何刘备偏偏在3个亲生儿子之中选择了刘禅来继承江山社稷呢?

我们首先来看看刘禅的成长之路——刘禅是刘备亲生的长子,因此,刘备自然会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

据史籍所载,刘禅自幼“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看来,刘禅没少读书学习,肚子里的文墨并不算少。

此外,刘禅还曾在父亲刘备的亲自督导下学习武艺,蜀汉时期,成都县北15里处有一座“石斛山”,幼主刘禅曾在那里学习过射箭之技,故后来,此山又称为“学射山”。

这样看来,刘禅是经过了精心的培养和教导的,他并非无能之辈,只不过若是拿他与刘备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将相比,肯定是逊色不少、技不如人

个人实力强劲的养子刘封,在刘备准备确立继承人之前就被处死了,因此,刘备只能在3个亲儿子之中选择蜀汉的储君。

夷陵之战后,刘备已经衰迈力微,当时的刘禅已经成年,而刘永和刘理尚且年幼,准备立储的刘备,当然明白年幼的2个小儿子根本没有与臣子沟通、思考国事的能力。尽管刘禅较为平庸,但已经成年的他具备思考力和决策力,能够学习如何与臣子商议国事,可以为自己的决断负责。

其次,刘禅拥有着不一般的“人气”和“背景”,这也足以使其日后能坐稳王位,得到蜀汉众臣的支持和拥护。

刘禅幼时随军颠沛转徙,是在蜀汉一众将士们的关照和保护下成长起来的那些忠臣老将们肯定对刘禅的感情更加熟厚、亲近,所以刘禅自然会比刘永、刘理更具备“人气”,他日刘禅登基为帝,蜀汉的臣子和将士们势必会用心地辅佐他、拥戴他

最后,我们从刘禅登基做了41年的皇帝来看,刘禅可以说是一个“看似拙而实则慧”的君王,也更加印证了刘备在立储一事上的明智选择。

刘禅是三国时期所有的君主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人,在当时频仍的战争和兵祸之下,刘禅能够保持了时任皇帝在位的最高记录实属不易

有人认为,刘禅能够安稳地坐在蜀汉皇帝的宝座上完全都是“相父”诸葛亮的功劳,但实际上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在五丈原,其后,刘禅依然当了近30年的皇帝。

不得不说,如果后主刘禅没有一定的智慧和定力,断然不会在三国乱世之中独自撑过了那么多年。

“看似白痴”的蜀汉后主刘禅尽管在历史上留下了“乐不思蜀”的轶事典故,但不要忘记了,不擅阿谀逢迎的诸葛亮亦曾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为:天资仁敏,礼贤下士

总得说来,尽管刘禅并非才华横溢之人,但他也能够在诸葛亮的辅弼之下与强魏抗衡了许久,并在降魏之后利用自己的“貌似愚鲁”成功地迷惑了众人,让司马昭没有对其产生杀心,平安顺遂地活到了64岁才病逝,实在令人既惊奇又佩服。

如今的人们一提起蜀汉后主刘禅,往往就惯于讥笑其为“扶不起的阿斗”,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亡国之君却能在降魏之后坦然地接受了“安乐公”的耻辱封号,并在异国高高兴兴地生活了8年后安然离世,也算得上是一位“外愚内慧”的能人了!

看来,刘备选择刘禅为储君并没有错,这是他在立储一事上能够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