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黑狗血为什么能辟邪(黑狗血辟邪的来历)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2 10:39:04    

前言,前期我们说到了华山怪蛇”肥蝟”和符禺山的神鸟“鴖”,今天我将会给大家介绍的是翔次山的“”,天帝山的“谿边”,其中,“谿边”与传说中的黑狗血辟邪有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又西七十里,曰[羊俞]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囗,其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其阳多婴垣之玉。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上非下巴】,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山海经·西山经》

从浮山向西走七十余里,就到翔次山,山阴面有丰富赤铜矿石,山的阳面则多玉石,山的北面有一种像猿猴一样的生物,它的双臂极长,几乎有它脖子到地面的距离,性格也和猿猴似的,活泼顽劣。每当有人或动物路过此处,它们就会扔些石头,树枝,果子之类的杂物袭击,久而久之,便没有什么人或动物愿意来这个地方了。

山的南面还有一种鸟,唤做橐,这种鸟非常奇特,样子像是猫头鹰,却长着人的脸,而且只有一只脚,它总是用它的单脚立在最高的树枝上,仿佛南山的领主在视察它的领地一样,这种鸟好像只有一只,人们没有见过第二只。

“橐”从不在夏天出现,一旦入夏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人们猜测它可能躲进了某个山洞里夏眠去了,“橐”也从不再雷雨天气出没,或许上辈子它是一只避雷针,这辈子雷来报仇了,或者它天生就是“引雷体制”,总之,一旦它在雷雨天气出现,天上的雷霆彷佛长了眼睛,盯着它劈一般,这也许也是它在多雨的夏天藏起来夏眠的原因吧。

可是,后来,这只鸟被前来狩猎的人类杀死了,不过由于它的肉很少,狩猎队的人们便把这只鸟给了部落里的孩子们吃了,孩子们点燃篝火,用这“橐”做了烤小鸟,烤小鸟特别香,其中一个叫做“重靁”的小孩趁着小伙伴们烤别的东西偷偷一个人就把这只鸟吃了。

食用后不多时,孩子突然背部特别疼痛,凄厉的嚎叫了起来,其他孩子吓坏了,赶忙去叫部落的大人们,孩子们去叫大人的时候,“重靁”的背部长出了一对像“橐”一样的翅膀,手也变成了“橐”一样的爪子,浑身还缠绕着雷电。“重靁”摸了摸他背上的翅膀,看了看爪子。

而大人们到时只看到一个扇动翅膀飞向翔次山背影,后来的年月里,“重靁”躲在翔次山内,却屡屡帮助部落的人们,给他们送东西,狩猎遇到危险时帮助他们。

几百年过去了,人们将“重靁”的样子绘出来作为部落的图腾,并将部落的名字改为了“”。

谿边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多棕枬;下多菅蕙。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溪边,席其皮者不蛊。《山海经·西山经》

嶓冢山往西三百五十里,就到了一座高耸如云的高山,它的名字非常霸气磅礴——天帝山,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已经不得而知,当然,山上并没有住着天帝。不过,山上有一种神奇的野兽,唤做”谿边”,它的样子非常像黑色的狗,却是食草动物,还能爬上树吃书上的叶子。

谿边”是一种特别有灵性的动物,它机敏异常,且从来不会生病,更为奇特的是天帝山有着众多的食肉的野兽,可它们却从不捕食”谿边”。

居住在天帝山的附近的部落唤做“天柱”,这名字据说是根据天帝山像撑天之柱而起的。对于部落的人们,”谿边”却是一道美味的食物,口感细嫩,肉质密且饱满,还能填饱肚子,人们常常去森林里捕食”谿边”,人们猎杀”谿边”后还会把皮晾干了做成衣服,他们发现,穿着”谿边”皮做成的衣服就会免于生病,免于一切巫蛊邪毒之气。林子里的”谿边”可就更加遭殃了,人们开始疯狂的捕杀”谿边”。

久而久之,森林里已经很难看到”谿边”了,不过”谿边”可以辟邪的传说倒是流传下来了。

公元前676年,也就是春秋时期,那时候还没有农历六月三伏天的说法,每年这个时候,人们就特别容易生病(可能是中暑,也可能是热天滋生的某种细菌),秦国国君秦德公就设立了“伏日”,以提醒人们到了这个时间该避暑了。

同时,当时的人们认为夏天的热会带来“热毒”“热蛊”“邪气”,秦德公根据古籍上记载的”谿边”能辟邪的说法,下令搜索”谿边”,可是,搜遍了全国也未能找到一只活的”谿边”,最后实在迫不得已,秦德公让人找来几只与”谿边”比较像的黑狗,在城门外屠杀肢解,并将黑狗的肢体悬挂在城池的四门之上,以驱辟邪气。相传,哪一年的三伏天生病情况的确得到减缓,慢慢的人们好像传为黑狗血可以辟邪。(实际上可能是人们知道了三伏天的到来,提前准备好了避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