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夏朝都城在哪个地方(夏朝十四次迁都你知道几处?)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3 09:22:41    

夏朝(约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诸华”、“诸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在史书记载中,夏朝一共有14个国都,分别是:

崇(今河南嵩县至禹州)、平阳(山西安邑或晋阳)、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告成镇)、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县利民镇东南35里)、夏邑(非今商丘夏邑县,乃夏后氏旧都之意)、斟灌(又云帝丘,今河南濮阳南)、原(今河南济源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老丘(今河南开封祥符区国都里村)、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河南(位置未知)、夏邑(未知)。

1、崇

崇为夏禹之父鲧所封之地,在河南嵩山周边。

《国语·周语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鲧。”韦昭注:“崇,鲧国。伯,爵也。”唐虞时期因为夏禹之父鲧建造城郭有功,尧把崇地(在河南登封市嵩山周围)封给了鲧,并让他负责管理那里的土地和人民,称“崇伯鲧”。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载:“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的文字。韦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

2、阳城(或安邑、平阳

《古本竹书纪年·夏纪》云:“禹都阳城”。《史记·夏本纪》记载,“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日夏后,姓姒氏。”阳城当是夏王朝的第一个都城。

《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刘熙言:“今颍川阳城是也”。

《水经注·颍水》云:“颍水出阳城县少室山”,注说:“颍水东合五渡水,经阳城县故城南。昔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亦周公以土圭测日景处。县南对箕山”。今登封县东南三十里的告成镇,出镇西门半里余即五渡河;出南门约一里即从西向东流的颍水。五渡河入颍水处即在镇的西南。南望箕山,也只有十几里。镇北门外百余步就到周公测景台。汉朝的阳城县经历魏、晋、南北朝、隋,名无大异。直到唐万岁登封元年才因为“将有事嵩山,改为告成县。

春秋战国时期阳城故城遗址和今日王城岗遗址位置

禹都阳城,又称王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王城岗。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经考古发掘,河南登封王城岗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大型城址(即大城)和城壕的发现,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和重视。经我国夏商周断代史研究表明,阳城建于约公元前2070年,禹在登封王城岗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王城岗遗址

王城岗遗址位于颍河上游的登封告成镇,最先发现的城垣建筑是遗址东北边缘的两座小型城堡。两座小城东西并列,西城保存较好,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东城大部分被河流冲毁。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发现了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确认大城是在小城废毁后建成的。大城城墙外有壕沟,城圈基本上圈围起了龙山时代的整个遗址。王城岗遗址所处的颍河上游的登封盆地,迄今已发现了12处与其同时期的遗址,构成一个小聚落群,大中小型聚落呈金字塔式分布,其中1万平方米以下的聚落占绝大多数。

王城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城址,是一处以豫西龙山文化类型中晚期为主、兼有新石器时代最早期裴李岗文化和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与商周文化的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中原地区包括禹都阳城遗址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研究重点。

阳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登封市东南12公里告城镇东北。城址呈南北长方形。北墙沿丘岭筑,长约700米,中段保留宽13米的缺口为城门遗迹,墙外侧有宽约60米的护城壕沟。东墙沿小溪西岸长约2000米,仅存部分城墙。西墙沿丘岭修筑,长约2000米,仅存北段,墙外侧有宽60米护城壕。南墙临告城镇北侧沿颖河北岸长约1000米,现存几段城墙。周长约5700米,总面积140万平方米。城内还出土有残铁器、铜镞和陶鬲、釜、盆、盂、碗、豆、罐等。在一些陶器上还印有"阳城仓器"、"阳城"等戳记和其他陶文符号,证明这座城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阳城

王城岗遗址和阳城遗址

另说:

《今本竹书纪年》云:“帝禹夏后氏,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冀州”上古时期指的是晋南。《尚书·禹贡》:“冀州”孔颖达疏:“冀州,帝都。”“壶口治,梁及岐。”孔安国传云:“壶口在冀州,梁、岐在雍州,从东循山治水而西。”《汉书·地理志上》云:“冀州既载”。颜师古曰:“两河间曰冀州。载,始也。冀州,尧所都,故禹治水自冀州始也。”

按此,禹所居之冀,当在晋南。

《史记·夏本纪》云:“禹于是遂即天子位。”《集解》引皇甫谧曰:“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正义》引《世本》云:“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也。”平阳、安邑、晋阳皆在老河东地区。《左传·定公四年》载唐叔“封于夏虚,启以夏政”。古代帝王之都的遗址称“虚”。杜注云:“夏虚,大夏。今太原晋阳也。亦因夏风俗,开用其政。”《史记·吴太伯世家》《索隐》云:“夏都,安邑。虞仲都大阳之虞城,在安邑南,故曰夏虚。”阳城在夏虚,即晋南安邑地区。

安邑,古都邑名,位于今山西运城市盐湖区。传说为夏朝都城之一,今山西省运城市有东下冯遗址东下冯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两岸的台地上,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二里头时期城墙等遗迹的发现,显示出东下冯遗址具有的特殊意义。其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

东下冯遗址

公元前21世纪,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即今东下冯遗址。史载:夏朝君主启平定"有扈之乱",把国都从阳翟(今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西迁到夏虚,建都安邑。

3、阳翟

阳翟(yáng dí),中国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禹州,为史记记载中夏启的都城,夏启曾经在此会盟诸侯进行钧台之享。阳翟也曾为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

《帝王世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史记注解》:徐广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括地志》云:“阳翟,洛州县也。《史记-正义》曰:洛州阳翟县是,韩王信之都。”

钧台

尧舜时期,禹州称夏,是夏部族聚居与活动的中心。大禹为夏部族首领, 是黄帝的玄孙。大禹初封于此,故称“禹州”。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颍水经其县城(阳城)故城南,昔舜禅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颍水自堨东迳阳翟县故城北,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故武王至周曰:吾其有夏之居乎?遂营洛邑。徐广曰:河南阳城,阳翟则夏地也。《春秋经》书:秋,郑伯突入于栎。《左传》曰:桓公十五年,突杀檀柏而居之。服虔曰:檀伯,郑守栎大夫,栎,郑之大都。宋忠曰:今阳翟也。周末,韩景侯自新郑徙都之。王隐曰:阳翟,本栎也。故颍川郡治也。城西有《郭奉孝碑》。侧水有《九山祠碑》,业柏犹茂,北枕川流也。

阳城和阳翟位置

与阳翟有关的是瓦店龙山文化遗址瓦店遗址主要由西北台地和东南台地两部分组成,其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河南境内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也是龙山时代颍河中游地区的中心聚落之一。瓦店遗址发掘与夏早期文化研究关系密切。史书中记载夏人在今河南豫西地区活动甚多,特别是文献中的夏禹、启的记载大多与禹州有关,而且这个地区在古代多有称为夏地者。

王城岗遗址与瓦店遗址位置图

《史记·货殖列传》:“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集解》引徐广曰:“禹居阳翟。”《帝王世纪》:“禹受封为夏伯,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水经·颍水注》:“颍水自褐东径阳翟县故城北,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 《左传·昭公四年》云:“夏启有钧台之享。”杜预注:“启,禹子也。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盖启享诸侯于此。”

阳翟、钧台位置

有学者指出:今河南禹州地区曾以翟鸟命名,翟鸟以其羽毛鲜艳又称作“夏”,因而此地最早当称作“夏地”,后称作夏翟,至春秋战国时期才又称作栎和阳翟。称栎者,乃翟鸟之异名,称阳翟者,当因古夏、阳二字音、义相近通用之故。文献记载的夏禹、启居阳翟,夏启钧台之享的地望就在禹州,自禹、启以来,禹州地区即成为夏人的主要活动地域。在禹州瓦店发现的大型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以及重要遗迹和丰富的遗物表明,禹州瓦店遗址有可能即与夏禹、启居阳翟和启之钧台之享有关。

瓦店遗址发掘现场

《史记·夏本纪》: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另一个可能是夏后启都城的则是新砦遗址:

王城岗遗址、瓦店遗址、新砦遗址位置图

新砦遗址位于新密市东23公里刘寨镇新砦村西部,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主要遗存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3至4月、1999年、2000年对新砦遗址进行发掘,取得了新砦期文化确认的学术成果。2002年至2005年10月,继续发掘,已初步确定新砦遗址是一处设有外壕、城壕、内壕共三重防御设施,中心区建有大型城址。

新砦遗址

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认为,位于河南省新密市的新砦遗址,极有可能是中国考古界苦苦寻找多年的夏代开国之君夏启的都城。夏启结束了尧舜禹时代盛行的“禅让”制度,是传子制度的开创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夏启是真正的夏王朝开国之君。夏启之居的初步勘定,不仅是探索早期夏文化的一项重大发现和突破,对于探索中国早期国家起源即中华文明的形成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2001年10月,国家“十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启动后,考古工作者将寻找夏代早期文明的目光锁定在了新砦遗址,为期两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这是一座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拥有内外三重城壕和大型建筑的夏代早期大型城址。城址内部不仅发现宗庙性质的大型建筑,还发现有加工骨器的手工作坊区,出土的遗物不仅数量众多,做工精美,而且规格很高,反映出新砦城的都邑性质。

新砦遗址

4、斟鄩

斟鄩(zhēn xún),为史籍记载中夏朝的都城。据《竹书纪年》记载,从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开始,到夏桀皆以斟鄩为都。其位置在洛阳盆地故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处 。

《竹书纪年》载:

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鄩。畋于洛表。羿入居斟鄩。

帝仲康:元年己丑,帝即位,居斟鄩。

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鄩,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

帝相:伯靡自鬲帅斟鄩、斟灌之师以伐浞。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伯子杼帅师灭戈。伯靡杀寒浞。少康自纶归于夏邑。

帝癸: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鄩。

《逸周书·度年》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史记·吴起列传》言:"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夏后启一代,到太康时期,夏王朝开始衰落,并且曾一度丧失政权,史称“太康失国”。《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夏朝德衰,而后羿自鉏(或说在今河南滑县)迁于穷石(约今洛阳市南)。羿在穷石灭了夏朝,夺取了夏的国家政权。《史纪·夏本纪》云:“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禭,作五子之歌。”夏的政权一度为羿所夺。

后羿代夏

根据文献记载夏后氏活动的中心区域,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斟鄩的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的东部,西距汉魏洛阳故城约5公里,东距偃师商城6公里。二里头遗址背靠邙山,面临伊洛(隋唐洛河改道,今在遗址北部)东南接中岳嵩山,西南接伊阙龙门,四周群山环抱,中部为狭长形盆地,附近有伊、洛、湹河,沟渠纵横,适于农业耕作。

偃师二里头遗址经过40多年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如今遗址规模与布局大势已基本被掌握。二里头遗址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 头、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遗址区位于高地,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较东、南、北,三面高约2-3米,其间地下遗存着二里头文化层,即夏、商文化堆积,经考古发掘和碳14测定,其遗存时代在公元前2043年-公元前1500年之间,正处夏文化纪年之内,根据《古本竹书纪年》"太康居斟,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的记载,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40年的科学发掘和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多学科交叉研究,认定二里头遗址就是夏代都邑,在全国119处夏文化遗址中,唯有二里头遗址具备王都的性质。

二里头遗址场景图(局部)

5、商丘

商丘成为夏朝的第五个都城,当是在夏王朝被后羿取代政权之后,夏少康逃到豫东商丘。商丘也可称为国都。

《竹书纪年》载:

帝仲康:七年,陟。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

帝相:元年戊戌,帝即位,居商。征淮夷。

6、纶城

《竹书纪年》载:

帝相:少康自有仍奔

帝相:伯靡自鬲帅斟鄩斟灌之师以伐浞。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伯子杼帅师灭戈。伯靡杀寒浞。少康自归于夏邑

《左传·哀公元年》记载:

“少康“逃奔有虞,而邑诸纶”。杜预注:“纶,虞邑,纶音伦。”

唐代《通典》载:“宋州虞城县有纶城,即少康邑。”

唐代《元和郡县与志》 卷七河南道宋州载:“故纶城,县东南三十五里。”

明末《读史方舆纪要 卷五十 河南五 ◇归德府 虞城县》载:纶城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夏时虞国之邑。《左传》少康奔有虞,邑诸纶,是也。

清乾隆八年《虞城县志》载:“纶城,在县东南义原西乡,按《左传·哀公元年》少康逃奔有虞……而邑诸纶……所谓纶城即此地也。”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118页):“纶,春秋虞邑。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南。”

纶城

纶城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利民镇东南三十五里。纶城原是夏朝时期虞国的城邑,夏朝君主姒相之子少康为避寒浞追杀,逃奔到有虞氏(虞国),有虞国君主虞思让其作为自己的庖正。

少康就是在这里酿造出了酒。后来虞思联系各方国帮助姒少康在纶城重新建立了夏政权,恢复夏王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纶城也就成为了夏朝中期的都城。

少康中兴

历史学家顾颉刚《夏代地名今释》记述的36个方国中就有“纶”,他还在《春秋战国史讲义》中说:“少康逃奔的有虞和他受封的在河南虞城县。”以上记载的虞城县是指古虞城县城(利民镇),今虞城县城(原马牧集)是20世纪50年代从利民镇迁于此。从今利民镇向东南30多里,即是虞城县稍岗镇的地域范围。《商丘地区地名荟萃》载:“纶城:古邑名。在今虞城县城东偏北11公里稍岗一带。”

7、斟灌(帝丘)

夏后相六迁斟灌(帝丘),斟灌与帝丘实为一地!

《新唐书·许敬宗传》载:‘帝东封泰山,以敬宗领使。次濮阳,帝问窦德玄:‘此谓帝丘,何也?’德玄不对。敬宗俊曰:‘臣能知之。昔帝颛顼始居此地,以王天下。其后夏后相因之,为寒促所灭。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在此地也。后昆吾氏因之,而为夏伯。昆吾既衰,汤灭之。其颂日:‘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是也。至春秋时,卫成公自楚丘徙居之。《左氏》称‘相夺予享’,以旧地也。由颛顼所居,故曰帝丘。今《濮阳县志》说:'准阳故城,即汉时旧县,位于今濮阳县城西南十五华里故县村一带,今属子岸乡。”秦汉濮阳县治在今濮阳县子岸乡故县村。

《汲冢古文》云:“相居斟灌。”

《今本竹书纪年》载:“帝相九年,相居于斟灌。”

《括地志》云:“斟灌故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时相与羿居商丘。羿既见杀,故相出居斟灌也。”

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卷三云:“《汲冢书》有之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相居斟灌。盖太康失邦,而奔斟寻,相奔斟灌。初斟寻故国在河南,羿遣胤侯伐之,乃弃国而保平寿。此所为斟寻有二城欤?不然斟寻未灭,羿安得而居之,相之所居在东郡灌,而北海复有灌亭,亦类是也。”

夏后相先逃到商丘,再逃至斟灌,当与其居无定所有关。

斟灌氏:大禹之后,因其祖先封于斟灌国(今山东省寿光境内)而成此族。《世本》:“斟灌氏、斟寻氏,夏同姓。”据史料记载,夏朝时有个斟灌氏国,位于现在的寿光境内。后来寒浞率众造反,将帝相逐出都城。又指使其子浇灭斟灌。斟灌王开甲被杀。一年后出兵攻打斟浔,追杀了帝相。帝相的妻子后缗当时已怀孕,逃回娘家并产下遗腹子少康。少康长大后,召集斟灌遗民,举兵讨伐寒浞,寒浞被灭后,臣民推举少康为帝。少康还故都,复兴夏道,诸侯来朝,成为夏朝的中兴之主。

少康中兴

帝丘,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南部的五星乡高城村南的高城遗址,在黄河故道金堤河的南岸。高城之名源于帝颛顼高阳氏,高城原名高阳城。《竹书纪年》云:“元年,帝(颛顼)即位,居濮。《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卫,颛顼之虚也,故曰帝丘。帝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或曰商丘,或曰濮阳,其先后作为颛顼、阏伯、姒相、昆吾、商侯相土、卫国等的都城以及西汉时期的东郡治所,时间长达2000多年。

200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濮阳县五星乡高城村的高城遗址发现一处面积达916万平方米的春秋战国城址,通过权威专家的研究论证,一致认为它就是卫国都城帝丘。令人欣喜的是,在这座城址下面还发现有仰韶、龙山、二里头、殷墟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的龙山文化遗存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

高城遗址

夏朝君主姒相曾定都于此,《竹书纪年》的记载:“帝相:九年,相居于斟灌。”斟灌曾一度改名为帝丘,即《竹书纪年》所记载的“斟灌之墟,是为帝丘“。

8、原

夏少康七迁

“少康中兴”之后,《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少康十八年,迁于原。二十一年,陟。”原,徐文靖《竹书统笺》卷三引“《郡国志》云:河内轵县有原乡。《左传》杜注:沁水西北有原城,盖少康自夏邑迁原也。”

即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少康迁原之后三年死去。

9、老丘

夏后杼八迁老丘

《竹书纪年》云:“帝宁居原,自迁于老丘。”宁,即杼;老丘,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引《彚纂》“今河南陈留县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老丘在今开封市东北的陈留杜良乡一带。开封陈留一带,是大禹母族所居之地。《史记·夏本纪》“按《系本》有莘氏女。”司马贞《索隐》云:“按《系本》鲧取有莘氏女。”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陈留风俗传》云:陈留外黄有莘昌亭,本宋地,莘氏邑也。”有莘氏女生禹。有莘氏,在今开封陈留东北。莘国,姒姓,也是夏禹之姓。古莘国在今开封陈留。老丘当是禹的母族所在之地,也是夏后禹的发祥地之一。

10、西河

夏后厪九迁西河

《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厪(一名胤甲),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

西河,夏朝都城所在地,即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东南。

传夏王朝第十二代帝厪(胤甲、顼)第六次曾迁都于西河。夏都西河历五王82年。中国著名地理学家顾颉刚、谭其骧等编校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传说中的夏》所标西河的位置,即今汤阴西河村。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中写到:除四大古都外,河南新郑、汤阴等11个城市在历史上都作过都城。据志载,西河乃战国时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卜子夏及名士田子方、段干木所游之地,“居西河教授”,被魏文侯尊以为师,说明魏国魏文侯曾到西河拜师求学。

11、斟鄩

夏桀十迁斟鄩。《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癸(一名发),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寻。”帝癸,即夏桀,又迁都于斟鄩。

斟鄩(zhēn xún),为史籍记载中夏朝的都城。据《竹书纪年》记载,从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开始,到夏桀皆以斟鄩为都城。根据文献记载夏后氏活动的中心区域。

斟鄩位置在河南洛阳盆地故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处。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斟鄩的遗址。

补充:

12、鉏

鉏,为古代地名,即玉函山,当地亦称兴隆山、小泰山等,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城区南约五公里处,海拔523米,是济南近郊最高的山。据典籍《集韵》注释:"鉏,详余切,音徐;人名。"在史籍《左传·成公十八年》中记录有西鉏吾,即读音为xú(ㄒㄩˊ),是东夷族有穷氏族人所读之豫音。到了春秋时期,羿的后代自鉏地迁于穷石(今山东德州)之后,鲁国人读其音为"仕居反",即chú(ㄔㄨˊ)音,后音讹为chí(ㄔˊ),属异地音讹所致。但实际上,远古东夷族有穷氏部落原居豫鲁之交处,至今河南省的台前县一带仍读其音为xú(ㄒㄩˊ)。

古鉏国,在今黄河下游的山东济阳与济南交界一带,远古东夷族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迁其国至今山东省的德州市一带,这在史籍《左传·襄公四年》中有记载:"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在夏王朝时期,传说中的神箭手羿就曾跟从夏王朝名臣四岳之女姮娥在玉函山学剑术与箭术。因为玉函山"有玄石,火之有玄液,淬之以为器,利斫黄金",因而称为"鉏",古代史籍中记作鉏国(今山东济阳与济南交界一带)。

鉏姓,源于妘姓,出自夏王朝中期有穷鉏氏国著名神箭手羿,又称"夷羿",属于以居邑名称或氏族称谓为氏。

13、穷石

穷石是中国古代的地名,相传是夏朝时期夷族有穷氏后羿居住的地点。

古地名。相传为夏时夷族有穷氏后羿所居。所在地一说在今河南孟县西,即穷谷。《晋地道记》:“河阳有穷谷,盖本有穷氏所迁也。”一说在今安徽霍丘县西南。《路史》:“今寿之安丰有穷谷、穷水,即穷石。”

一说在今山东德州市南。《水经·河水注》:“平原鬲县故城西,故有穷后羿国也。”

14、夏邑(此处为夏后氏旧都意)

《竹书纪年》载:

帝相:夏世子少康生。

帝相:少康自有仍奔虞。

帝相:伯靡自鬲帅斟鄩、斟灌之师以伐浞。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伯子杼帅师灭戈。伯靡杀寒浞。少康自纶归于夏邑。

夏启死后,“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太康去世后,传位给其弟中康。接替中康的就是其子相,“相失国,居商邱。”太康到相之间的政权空白就是由后羿与寒浞所填补。而完成夏复国的就是相之子少康,在有虞氏的帮助下,少康打败了寒浞父子,复兴夏朝,史称“少康中兴”

夏邑在《竹书纪年》中其他地方的记载:

帝禹夏后... :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夏六月,雨金于夏邑(夏都阳城或安邑)。秋八月,帝陟于会稽。禹立四十五年。

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禹州阳翟)。大飨诸侯于钧台(禹州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平阳或安邑)。大飨诸侯于璇台

帝相:伯靡自鬲帅斟鄩、斟灌之师以伐浞。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伯子杼帅师灭戈。伯靡杀寒浞。少康自归于夏邑(夏后氏旧都)

帝癸:三十一年,商自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

结论:

《白虎通》曰:京师者何谓也?千里之邑号也,明什倍诸侯,法日月之径千里。或曰夏为夏邑,殷为商邑,周为京师。

而上面有夏邑冀都两地,可知夏邑非平阳和安邑,又有钧台作为参考,可知夏邑当为夏后氏旧都,非后世的夏邑地名。

此处夏邑当为夏后氏旧都,或为阳城或阳翟!

总结:

《竹书记年》记载的夏朝都城迁徙如下:

帝禹夏后... :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安邑或平阳)。颁夏时于邦国。

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阳城)。大飨诸侯于钧台(禹州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安邑或平阳)。大飨诸侯于璇台

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鄩(二里头遗址)。畋于洛表。羿入居斟鄩

帝仲康:元年己丑,帝即位,居斟鄩

帝仲康:七年,陟。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

帝相:元年戊戌,帝即位,居商。征淮夷。

帝相:九年,相居于斟灌

帝相:夏世子少康生,少康自有仍虞(纶城)

帝相:伯靡自鬲帅斟鄩、斟灌之师以伐浞。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伯子杼帅师灭戈。伯靡杀寒浞。少康自纶(纶城)归于夏邑(阳城或阳翟)

帝少康:元年丙午,帝即位,诸侯来朝,宾虞公。

帝少康:十八年,迁于原

帝杼:元年己巳,帝即位,居原

帝杼:五年,自迁于老丘

帝芬:元年戊子,帝即位(老丘)

帝芒:元帝壬申,帝即位(老丘),以玄圭宾于河。

帝泄:帝元年辛未,帝即位(老丘)

帝不降:元年己亥,帝即位(老丘)

帝扃:元年戊戌,帝即位(老丘)

帝廑: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

帝孔甲:元年乙巳,帝即位,居西河。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

帝昊:元年庚辰,帝即位(西河)。使豕韦氏复国。

帝发:元年乙酉,帝即位(西河)。诸夷宾于王门,再保墉会于上池,诸夷入舞。

帝癸: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鄩

帝癸:十三年,迁于河南。初作辇。

帝癸:二十二年,商侯履来朝,命囚履于夏台

夏台,夏代狱名。又名均台。在今河南省禹县南。《史记·夏本纪》:“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臺。” 司马贞 索隐:“狱名,夏曰均臺。皇甫謐云‘地在 阳翟 ’是也。”《淮南子·本经训》:“汤乃以革车三百乘,伐桀於南巢,放之夏臺。”

帝癸: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夏后氏都城之一,未知)。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

夏朝都城迁徙一览表

由上述可见。夏王朝一迁安邑或平阳(安邑或平阳原为唐尧、虞舜之所都,在山西),二迁阳城(河南),三迁阳翟,四迁斟鄩,五迁商丘,六迁斟灌,七迁纶城,八迁夏邑(?),九迁,十迁老丘,十一迁西河,十二迁斟鄩,十三迁河南(?),十四迁夏邑(?)。夏王朝经历471年的历史,共有十四次迁都。

相关文章